顺王威漆

ysladmin 13 0

全国姓氏排名第一是哪个姓?你知道有哪些姓氏属于罕见姓氏?

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,名字相当的重要,而名字由姓和名这两个部分组成。姓代表的就是家族,也代表了一种传承,因为我们国人对亲情看得很重,对家族、家庭也有很强的归属感,故而姓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。而名则代表了家人对自己的寄托,是家人对自己的祝福。说起了姓,那就不得不提中国的百家姓,这上面提到的就是许多日常生活里面常见的一些姓氏,这些姓氏都算是大家族存在于世间的见证,是所有共同姓氏者血脉联系的见证。

那么我国的这么多姓氏当中,哪一个姓氏的人口最多?占据第1位呢?其实公安部门每年都会统计不同姓氏人口数量情况,在2017年时,排名第1位的姓氏应该算是李姓,但到了2018年,王姓已经超越李姓,占据了榜首的位置。根据统计来看,我国目前有6150个姓氏,而百家姓中提到的姓氏占所有比例的85%以上。在这么多姓氏当中,王、李两姓者占据人数是最多的,这两者的竞争也是最激烈,可能今天是李姓排第一,明天就是王姓排第一了。接着往下排,第3位是姓张,张姓在2017年和2018年都排在第3位,在季军的位置上坐得牢牢的。接着再往下就是刘、陈、杨、黄、赵等姓氏,这些姓氏也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。

看完了常见的姓氏外,下面就来看一些罕见的姓氏。有一种姓氏叫做佘,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字都会将它念成余,但其实它是佘,读音不一样,字也是有细微的差距。还有一个姓氏是虎姓,而这个姓其实不读老虎的虎,而是跟猫一个音。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姓,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姓的话,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原来虎也可以算是多音字吧?

顺王威漆-第1张图片-隔壁装修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接着还有一些很罕见的姓,比如毒,这个姓据说是来自于唐朝,是由少数民族的姓氏转变而来。在当时唐朝有一位姓窦的官员,曾经想要谋朝篡位,最后被抓,皇帝气他觊觎自己的位子,一怒之下就将他的姓改为了毒。接着还有姓饕餮的人,饕餮大家也不陌生,它是一种上古的神兽,特别会吃。现如今评价一个人是顶级食客就会用老饕来形容他。这是因为一位在南宋期间造反的人被皇帝赐予了饕餮的姓,所以之后才有了饕餮这样一个姓氏。

2018年王姓已超过李姓排名第一。现在8万人口以上的姓氏全国有400个,其中我了解的有家谱传世的罕见姓氏有:

艾、安、敖、卞、别、宾、邴、忒、锦、卜、步、臧、苌、厂、畅、车、谌、成、池、仇、啜、刁、钭、端木、鄂、法、酆、奉、伏、符、干、刚、戈、弓、公、宫、古、苟、贡、鞏、巩、归、国、过、和、郇、姬、吉、戢、计、家、暨、冀、经、荆、井、景、鞠、阚、隽、匡、来、旷、劳、冷、理、豊、厉、利、郦、溧、练、隆、鹿、茅、昌、蒙、糜、米、秘、明、皮、蒲、亓、綦、潜、强、谯、青、卿、曲、璩、冉、芮、萨、赤、沙、中山、师、侍、是、帅、水、司、宿、岁、索、他塔拉、邰、太、谈、屠、危、文、乌云、邬、五、郗、咸、线、相、修、须、鄢、言、羊、阳、仰、叶赫那拉、衣、仪、由、展、战、湛、真、支、诸、竺、庄、壮、卓、宗。

顺王威漆-第2张图片-隔壁装修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共144个,欢迎补充。

我是文开石,我有答案。

这个第一只能用数量来衡量了。

顺王威漆-第3张图片-隔壁装修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根据2017年国家人口普查的统计,最多的姓是”李“,有9530000个人,第二是”王“姓,88900000个人,第三是“张”姓,8480000个人。

看来老话说的“张王李赵遍地刘”也要改改了,“赵”姓只排第七了。

“难”姓,“死”姓,“老”姓,“毒”姓,“神”姓,“操”姓

不罕见说的这个字,罕见是拿它当姓氏。下面这些都有用来当姓。

零、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伍、陆、柒、仈、九、十、百、千、万、兆。

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、第六、第七、第八。

春、夏、秋、冬。

根据今年1月公安部发布的最新2018年的全国姓名报告,可以得出现在全国姓“王”的人是最多的。

全国所有“王”姓的朋友,已经达到了1.015亿人。

已经超过了上一年,也就是2017年的冠军“李”姓,成为了最新的冠军。

当然,在所有的姓氏中,还有一种特殊情况,就是同时使用了父母的双姓。

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,张,李,王,刘,陈这五大姓毫不例外的成为了主力军。

而在2018年全国的新生儿的取名用得最多的字,却让我们有些意外了。

特别是:梓 ,居然能成为冠军,多少让我们措手不及。

姓氏排名不一定非得分出个一二,有些确实是大姓,毕竟都是中国人。

以前见识少,认为司徒,欧阳之类的复姓属于罕见的。认识的朋友多了,才发现确实有点坐井观天了!

第一次认识的罕见姓氏是在南京,姓缪(miao )妍妍。

第二次是在嘉兴打工认识一朋友姓纵(zong )浩浩

第三次是在山东,相(xiang )涛

第四次是在泰安认识的一位大姐玄(xuan )绪芳

第五次是卜(piao )在中国可能读作(bu ),毕竟认识的这个是韩国人。当时问他的翻译是不是木字旁的“朴”。当时是非常肯定的说是萝卜的卜字,只是在韩国读卜(piao)

这是我进入社会以来所认识的罕见姓氏的朋友。有喜欢的欢迎点赞,共同交流!

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局,究竟如何?他真的流亡海外了吗?

关于皇太孙朱允炆的下落,大概有两种情况:

第一种就是燕王朱棣攻入南京之时,朱允炆连同皇后一起葬身火海了。

第二种就是乔装打扮,从地道逃出京城,乘舟南下,在江浙一带上岸后隐姓埋名,化为僧侣,云游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而永乐年间的郑和七下西洋,除了加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之外,还有一个特殊任务就是寻找惠帝的下落。

我个人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靠谱,毕竟朱棣是最想朱允炆死的人,他当时手上也差不多有十几万的部队,足以把整个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。而捉住朱允炆的任务乃重中之重,自然不会轻易让他逃脱了。

朱允炆自焚而死的可能性也极大,因为他知道朱棣的性格暴虐,自己要么被杀,要么被囚禁于高墙之中,与其受人侮辱倒不如自己了断,还能保留点颜面。这一点一些末代帝王都使用过的。比如商纣王帝辛自焚于鹿台;后唐末帝李从珂,带着传国玉玺自焚于洛阳玄武楼。

而且朱允炆幼子朱文圭,在城破之后被朱棣囚禁于凤阳老家的高墙之内(明朝宗室犯罪后的处理方式),到正统年间,朱文圭五十七岁时才放了出来。而朱文圭被囚禁时还不满两岁,可见朱棣之狠,也反映了朱允炆在当时是来不及撤退的,要不怎么可能把两岁的幼子留给恶魔朱棣呢?这也不太符合朱允炆仁慈的性格。

至于第二种说法,郑和下西洋是从永乐三年开始,一直到宣德五年结束。若按照“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朱允炆”的话,那为什么不在永乐继位当年就去,而要等到两年后呢?难道朱棣不明白,朱允炆越晚找到,就越容易节外生枝吗?

再者,朱棣完全可以派锦衣卫暗中调查,为什么要派郑和率领这样一支船队,敲锣打鼓地去寻找,难道朱棣不明白人多眼杂的道理吗?所以朱允炆是死于当晚的那场火灾之中了,流亡海外一说也是小说家言,目的只是为了制造话题而已。

本文作者/狐史首丘:主写三国,次写明清,其余百度,然后乱编,喜欢点赞!

标签: 顺王威漆